媒体关注
发布日期:
04月24日,2006年
字号
第七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表明 本土企业在突破

      4月20日,北京迎来了大风沙后难得的明朗天气。就在这一天,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出现在北京农展馆,他是为第七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而来。展会组委会人员告诉记者,何光远对中国内燃机企业的技术进步感到比较满意。 

      欧Ⅳ产品首现展会
      “我们的柴油机企业技术进步很快。”记者一见到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理事长倪宏杰,就听到他发出这样的感慨。事实确实如此,上届展会推出国Ⅲ排放产品的国内企业还寥寥无几,而欧Ⅳ排放产品更难觅踪影。但今年情况大变,玉柴展出的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欧Ⅳ柴油发动机YC6L-40,成为展会的焦点。玉柴欧Ⅳ产品不仅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而且引得其他厂家老总和技术人员“慕名而来”。据介绍,YC6L-40发动机采用电控喷射和排放后处理技术,不仅排放达到欧Ⅳ标准,而且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低噪声、高可靠性的优点,适用于豪华客车及城市公交车等动力需求。
      此外,包括玉柴在内的锡柴、潍柴、大柴、朝柴等知名柴油机生产企业也带来了国Ⅲ排放产品。据了解,虽然目前国内对国Ⅲ柴油机的需求还相对有限,但诸如玉柴、上柴等国内企业的产品已经批量在深圳、北京、广州等城市公交车上应用。可以预见,随着国Ⅲ产品的逐步产业化,当排放标准逐渐升级时,国内产品将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对于国Ⅱ向国Ⅲ排放标准的技术升级,国Ⅲ向欧Ⅳ的转变会容易些。虽然其他几家骨干企业目前尚未推出欧Ⅳ排放柴油机,但据他预测,国内企业的欧Ⅳ产品指日可待。
      “我当时还怀疑我们的企业能不能跟上国家的排放升级时间表,但事实证明,我们不仅跟上了,甚至还超前了”,倪宏杰告诉记者。

      其他产品也有突破
      参观过几家企业展位的一汽解放无锡柴油机分公司常务副总钱恒荣对记者说:“国内柴油发动机企业技术发展都比较快,就连外型上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也在缩小。”
      其实,改变的岂只是这些。记者看到,玉柴除了展出国Ⅲ、欧Ⅳ柴油机外,还带来了排量1.2L直列4缸轿车柴油发动机YC4W。据介绍,这款发动机是针对世界轻型乘用车柴油化的发展趋势推出的铝结构轻量化新型柴油发动机,代表着中国柴油乘用车发动机的水平。倪宏杰认为,从国家发展角度讲,应该首先推广乘用车柴油机,某些国家轿车柴油机使用率已达40%。显然,我国发动机企业具有这样的战略眼光。 
      除了轿车柴油机的亮相,本土企业还带来了轿车汽油机。记者在奇瑞展台显要位置看到了将在2007年投产的产品。据了解,在国内内燃机展览会上一向少见汽油机的身影,原因在于合资企业很少参展,而本土企业汽油机技术开发又比较薄弱。从今年参展企业情况看,我国企业在汽油机的发展之路上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产品决定生存空间
      业内一直都有独立的发动机企业生存空间有多大的争议,但事实证明,独立的发动机企业可能更有生命力。在玉柴展台上,三位江铃技术人员在仔细研究着YC4W。他们认为这款产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据他们介绍,拥有自己发动机厂的江铃已经订购了玉柴2.66L发动机,这证明技术和实力过硬的独立发动机厂可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除去几家骨干柴油机企业外,记者还看到了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柴动力有限公司、苏州常发集团等非主流企业。面对主流企业在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他们并未退缩,而是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
      倪宏杰向记者介绍,中国地域广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一方面,在环保排放表上各地很难同步;另一方面,除车用柴油机外,农用、船舶、机械等用途的发动机也存在很大市场需求。因此,内燃机需求必然表现为多元化和多层次。 但他同时指出,即使存在发展生存空间,非主流企业仍然需要提高自身实力。“未来4~5年,他们也将要走欧Ⅰ、欧(国)Ⅱ、欧(国)Ⅲ的升级道路,这是国家节能、环保*策发展方向的要求。”而国内内燃机配套技术和产品的进步,无疑将为这个过程提供便利条件。

      变的还有观念和信心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内企业取得的巨大进步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前企业更多强调的是困难和压力,但现在他们很少再提这些问题。企业已经意识到:不干不行,只有通过竞争才能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几家主流企业老总曾多次表示,在观念上要破除依赖保守思想,发挥技术研发的主动性、积极性。而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也正是依靠坚定的信心攻破了欧Ⅲ排放技术和电控共轨技术的难关。一位从事内燃机研究四十多年的业内专家道出了中国柴油机的未来:“中国柴油机的发展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我们不仅在国内参与竞争,还要进一步走向国际。”
(庞国霞 明茜)

                                                                   摘自《中国汽车报
                                                                2006年4月24日第B5版
联系我们
邀请您留下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更多